- 1
- 2
- 3
- 4
- 5
- 6

振興我國衡器行業制造水平的重要性和緊迫性
【摘 要】 根據目前我國衡器制造業存在的問題,結合與國外同行業存在的差距,提
出從質量管理、信息化管理、企業標準化和員工培訓幾個方面振興衡器行業的設想。
多年來,我國衡器行業堅持走“自主創新和引進、吸收相結合”的道路,充分利用國家有關政策,努力提高國產衡器的技術水平,不斷縮短自身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,有
力地促進了我國衡器工業的發展。不但基本完成了“手動改自動”、“機械改電子”的過渡,
使衡器的電子化率達到95%以上,而且能夠生產各種中準確度等級的非自動衡器,和六
大系列的自動衡器。
但是,我們還應該認識到,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,我國衡器的性能指標、技術水平
及穩定性等諸多方面仍存在著很大差距。這些差距直接影響我國衡器工業的發展,衡器
制造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,對此,我們應予以高度重視。
一、衡器制造業的內涵和特點
衡器是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應用廣泛,品種最多的計量器具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
展和生產效率的提高,對衡器提出了快速、準確、連續、自動稱量等高附加值的要求。
在技術監督部門及衡器行業的主管部門指導與推動下,我國的衡器工業技術水平有了迅
速提高。這樣,衡器制造業中既有屬于常規的機械制造,也包括電子、自動化等相關高
的制造技術⑾。
衡器制造業的主要特點:一是衡器制造業的發展水平能反映出國家在科學技術、工
藝設計、材料、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綜合配套能力,特別是反映一些在特殊環境下使用,
技術難度大、成套性強的專用衡器制造能力;二是衡器制造業的關聯度大,它不僅涉及
到材料、電子、機械零部件加工等配套行業。三是衡器制造業除了為正常貿易結算提高
先進、準確、可靠的計量器具外,還為工業生產提供自動化程度高的各種計量控制衡器。
因此,衡器制造業的發展有利于提高衡器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勞動生產率,延長衡器的服
務領域,從而提高衡器產業的競爭實力。
二、我國衡器制造業現存的主要問題
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衡器制造業取得了較快發展,但其實力遠遠不如國內其它制造
業,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就更大了。目前,我國衡器制造業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,嚴重
制約了衡器產業的發展速度和優化升級。
1、企業組織結構小而散
由于我們這個行業是從手工制造業發展過來的,在改革開放以前就少有大中型的企
業,近幾十年來雖然大部分企業改制為民營性的,但是也沒有形成大型集約化的規模。
所以,“散亂”狀態十分突出,生產集中度低,分散重復嚴重,同時,也未能形成一大批
產品有特色并按規模經濟組織生產的專業化協作配套廠,企業“大而全、小而全”狀況依
然嚴重。
2、產品質量不穩定
正是由于企業組織結構小而散,大多數企業都是走仿制別人產品的路誕生的,既沒
有良好的經過正規培訓的員工和生產條件,又缺乏嚴格的工藝控制手段,同時又為了參
與市場競爭一味壓低生產成本,所以只能生產低端產品,缺乏與國外大企業競爭的高端
產品。這樣,在多年計價秤國抽檢查中,合格率始終沒有突破70%⑿。
3、技術創新能力差
我國衡器行業中絕大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技術中心,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薄弱。對
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、消化、創新也不夠,仍然停留在仿制的低層次上,停留在以數量
換質量的水平上。像稱重傳感器、多種自動衡器等產品,基本上都是在引進技術基礎上
完成的。也正是我國衡器企業的“散亂”狀況,企業自主開發能力不足,未能完全形成為
產品開發的主體。另外,衡器行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技術基礎——制造工藝技術,與發
達國家相對差距更為明顯。
4、技術裝備落后
技術裝備落后已成為制約衡器制造業進一步發展的“瓶頸”。由于裝備水平落后,不
僅產品質量上不去,而且勞動生產率低下,物耗高。我們行業專用工藝裝備系數,在一
些批量生產的企業也達不到“1”。而輕型汽車行業專用工藝裝備系數為“5”,普通機床專
用工藝裝備系數為“2.2”。
5、人才流失、人員老化
人員流動的情況直接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生命。一些企業的技術工人能不能穩定在一
個崗位上工作,將直接影響到這個崗位的產品質量的優劣,雖然加大培訓力度可以彌補
一定的問題,但是培訓速度是換不來人員流動所帶來的空擋的。
三、我國衡器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
1、產品技術標準上差距較大
技術標準是產品技術水平的體現,提高產品的技術標準可以促進產品技術水平的發
展,提高產品的可靠性【⑶。我國現行的衡器產品技術標準,僅僅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
基本技術標準,還有許多小型企業甚至連標準都不知道,也就無法談及標準了。更有甚
者要求降低標準,修改標準中一些技術指標。
2、產品的設計理論差距較大
國外非常重視基礎理論的研究,強調產品設計必須要有較好的設計理論支持。而我
國目前的制造企業,只是單純追求應用技術,忽視基礎理論的研究。引進消化只注重仿
形而較少研究相應的理論問題和保障手段,結果造成國產基礎部件不過關,嚴重影響產
品的可靠性。
3、主要產品的核心技術沒有完全掌握
正是因為我國衡器產品的開發主要是從仿制開始,缺少自主知識產權。一些高準確
度稱重傳感器、數字式稱重傳感器中所采用的核心元器件,還必須靠國外公司提供。
4、產品可靠性差距大
我國自己生產的衡器與國外產品相比,其可靠性存在較大差距,固然與我們所采用
的關鍵零部件質量有問題,但是,其主要還是體現在我國的加工水平,不能保證衡器產
品的計量性能和穩定性。
5、產品制造工藝、檢測手段落后
主要體現為人員素質跟不上產品制造水平的要求,加工設備落后不能保證被加工零
部件達到技術文件要求。例如,大型衡器的承載器焊接加工,缺乏指導生產的工藝文件,
缺少專用的焊接工藝設備控制被焊接件的變形尺寸。
6、技術攻關只側重于設計結構研究,很少進行可靠性理論、工藝方法研究,結果
造成制造技術發展滯后。
四、振興我國衡器制造業的緊迫性
現在許多資料都在宣傳我國已是“制造強國”,要向“創造強國”發展,可是,由以上
分析可知,雖然我國衡器已經成為世界制造中心,但是從產品的制造質量和產品創新等
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是較大的,與發達國家的競爭不是在同一起步線上。這
種差別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一是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低;二是低水平
生產能力過剩,高水平生產能力不足;三是技術創新能力弱、缺乏自主知識產權;四是
企業小而散、沒有成套性、競爭力弱。這“四大差別”困擾著我國衡器制造業,其直接影
響未來衡器制造業的競爭力,僅就我們衡器行業而言,根本就達不到“制造強國”的實質
水平。
要振興我國衡器制造業就必須加強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工作,用現代化管理手段來完
善企業經營機制,優化企業管理各要素之間的關系,充分發揮人的作用,提高企業管理
的整體效能,實現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,最終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。實施企業管理整體
優化要從企業現有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。從加強基礎管理入手,以市場開發為龍頭,以
產品開發為突破口,以全面質量管理為中心環節,將企業管理的系統有機地融合在生產
經營的過程中,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。
1、質量管理
制造水平的高低突出反映在產品的制造質量上。產品質量才是制造業的命根子。我
們衡器行業的制造質量,近年來由于前面所述的種種原因,整體質量有所下降,所以全
面開展“質量管理體系”工作,對于我們行業尤為重要和迫切。當然這里所說的開展“質
量管理體系”工作,不是走過場的那種,而是腳踏實地的認真操作的進行企業質量管理。
2、信息化管理
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經使信息技術、自動化技術、制造技術和現代管理技術等有機
的結合,將使得企業以最短的時間、最好的質量、最低的成本、最優的服務來滿足顧客
對產品的需求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。
3、企業標準化管理
企業標準化工作是服務于企業的發展戰略,為企業的發展戰略提供標準化的解決方
案。其發展方向主要是:
(1)通過制定高水平的產品標準促進企業科技創新。
(2)轉化同行業國際標準,使企業產品標準向國際標準靠攏,為企業產品創新,
不斷占領世界市場服務。
(3)進一步完善企業標準化體系,根據市場需求制訂新標準。
(4)不斷提高企業標準質量,使標準便利于執行貫徹。
4、員工隊伍素質管理
產品和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。因此,人才的培養、員工素質的提高是
振興衡器制造業的關鍵。為了改變衡器制造業的落后的狀況,必須把發展教育事業放到
突出的戰略位置,真正納入各公司、企業的發展規劃,并認真組織實施。當前,首要任
務是組織好計劃的崗位培訓,培養技工、高級技工和技師、高級技師,特別是從有一定
文化程度的高級技工和務實的技術人員中,培養工段長、車間主任和關鍵工藝、技術崗
位的工人。在大力培養人才的同時,要注重合理使用人才,努力做到人盡其才,才盡其
用。要穩定一個企業的員工隊伍,其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用好身邊的人,也只有自身
的員工隊伍穩定了,才能引來外面更好的人才⑷。因為工藝管理人員不是能夠靠大學培
養出來的,大學所學的工藝學基本上都是陳舊的知識,教師本身更是脫離實際的紙上談
兵。
5、市場秩序管理
重點加強衡器產品的制造許可證管理,對申請型式評價的衡器嚴格進行檢測性能,
嚴格考核生產的必備條件。對于進入市場的衡器產品,也要嚴格考核其計量性能和可靠
性。
五、結束語
沒有現代化的衡器制造業,就會影響到我國的衡器產品質量和創新,就會影響到我
國市場貿易和工業產品的質量水平。隨著國際衡器制造中心逐漸向中國的轉移,國外一
些實力強大的制造商也在逐漸進入或準備進入中國衡器制造市場,我國衡器制造業面臨
極為嚴峻的考驗。我們必須把振興衡器制造業提高到戰略高度認真對待,抓住當前的有
利時機,加大工作力度,加快用現代化管理方法和高技術提升衡器制造業的步伐。